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的發展現狀
發(fa)表時間(jian):2018年05月(yue)18日(ri)瀏覽量:
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是指在水塘、小型湖泊、水庫、采煤塌陷區、堰塞湖等水域環境建設的光伏電站,以解決傳統光伏發電占地面積大的問題。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較同區域的地面或屋頂電站多發11%的電能,其項目內部收益率高于地面或屋頂電站。預計今后幾年,我國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的裝機總量將達到3GW以上。
下面略談一下水上漂浮式光伏相對于常規的陸上光伏存在的優劣勢。

水上漂浮式光伏主要存在以下優勢:
①節約用地:建立在水面上,不占用土地資源,可減少征地費用。
②提高發電量:水體對光伏組件有冷卻效應,可以抑制組件表面溫度上升,從而獲得更高的發電量。根據日本兵庫縣大型水上光伏電站實驗對比分析,由于水面的冷卻效果,電池板發電量增加約11%。(參考 水上漂浮電站比附近位置的地面電站發電效率高11%以上 2014年7月刊 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》://www.sersc.org/journals/IJSEIA/vol8_no1_2014/7.pdf Vol.8, No.1 (2014), pp.75-84,//dx.doi.org/10.14257/ijseia.2014.8.1.07 )
③減少蒸發和藻類繁殖:將太陽能電池板覆蓋在水面上,理論上可減少水面蒸發量,抑制水中藻類繁殖,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。
④運營維護方便:光伏電站建立在水中,可以減少灰塵對組件的污染,且方便組件清洗,同時閑雜人員與動物難以接近組件,可有效防止人員及動物對組件的破壞。
⑤旅游效益:遼闊的水面上整齊排列的光伏組件,可以作為一項具有特色的景點,成為該區域的一道景觀,帶來旅游效益。
⑥避免組件遮光:對比陸地,水面相對開闊,可以有效避免山體、樹林等對組件的遮擋,太陽能照射面積均勻且光照時間長。
⑦降低跟蹤系統成本:組件角度、間距一致,方便太陽能跟蹤系統的安裝和運行,不需要對每塊電池板安裝雙軸跟蹤系統,大大減少跟蹤系統成本。
⑧節約成本:不需要組件基礎和支架,節省基礎和支架造價,節約成本。
⑨消納方便:建于距離村莊、城市較近的水域,可以就近消納,減少并網難、限電等不利因素,提高效率。
水上漂浮式光伏也存在一些劣勢:
①漂浮設備要求高:漂浮式水上光伏需要漂浮設備支撐光伏電池板,浮體架臺對抗腐蝕性能、低密度、抗凍脹、抗風浪、壽命、承載能力等均要求較高。
②選址要求高:漂浮式水上光伏電場場址宜選在面積較廣、徑流穩定、風速低、光照條件好、水位變化較小、開發條件較好、無大規模航運、生態非敏感區等水域。
③不確定因素多:大風、水位、結冰等因素對其影響較大,同時需監測光伏組件對水質、水中魚類、植物等有無不利影響。
④施工難度大:施工過程需考慮較多因素,水上作業很難大量使用重型機械等進行高效率施工,工序相對要求更多,工期也相應增長。需要潛水或在船上的作業很多。船上作業要考慮平衡性和安全性,也不能損壞水池堤壩等設施。
水上漂浮式光伏經濟性能:
從目前光伏電站的經濟效益來看,較常規大型地面電站(從征地到組件安裝)1~1.3元/WP的成本,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的成本在2元/Wp左右(含浮體和組件安裝),若可以提升11%的發電量,綜合單價將下降0.7元/WP,基本與地面電站成本無異。